司法解釋出臺,為網絡添“信號燈”
西安鼎興自控工程有限公司推薦:司法解釋出臺,為網絡添“信號燈”
最高人民法院9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這次發布的司法解釋,與已實施的相關規定共同形成了有關互聯網法律問題的裁判規則體系,對于規范網絡行為、建立良好的網絡秩序,具有重要的意義。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信號燈為交通正常運行做了很大的貢獻,而網絡倘若無序混亂,就會肆意損害當事人權益。“在網絡上實施侵權行為的人躲在暗處,發一個帖子神不知鬼不覺,被侵權人想起訴的時候往往難以確定被告”,互聯網和各類社交媒體的迅猛發展,傳播范圍和影響力也不可小覷,但是網絡侵權事件如何認定?硬指標是什么?相關法律程序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此次出臺的司法解釋,為網絡行為劃上了“硬杠杠”。
紅燈停,明確對侵權行為亮紅燈。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連帶責任,同時向“有償刪帖”、“水軍”說“不”。網絡侵權行為違法成本低,但維權成本高,一些看似有意無意的轉發、評論,就會嚴重損害他人的利益,甚至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而互聯網技術的不對等性,讓有償服務應運而生,此次司法解釋拿出紅牌,必然能達到有效遏制。
綠燈行,為保護侵權人的利益開綠燈。一方面,一旦侵權行為認定,在訴訟程序和方式上,法院可責令網絡服務商提供個人信息鎖定侵權者,另一方面,針對利用網絡違法成本過低的事實,加大對被侵權人的司法保護力度,讓維權方可以最大限度保護自身利益,同時也對網絡上某些人的行為起到警示作用。
黃燈等,提醒網絡主體行為更加慎重。轉發也要承擔連帶責任,并合理認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是否“知道”,對于手指一點就轉的隨意行為作出規范。“無規矩不以成方圓”,責任在肩,會促使網絡用戶審核所轉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有利于遏制網絡侵權行為的蔓延,進而實現網絡環境規范有序。
網絡上的行為主體方方面面,怎樣才能保障網絡的秩序井然?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各行其道,謹言慎行,此次司法解釋不失為網絡通行的“信號燈”,只要網民都遵守規定,網絡侵權行為就會越來越少,網絡環境必然越來越好。
- 上一篇:人防防爆地漏的作用! 2014/10/10
- 下一篇:供暖及給水系統中為什么常用E121霍尼韋爾自動排氣閥 2012/11/10